查看原文
其他

我的考试方法论

王小磊 小磊Thinking
2024-09-21
前言
偶尔会有人问我考试的经验,该怎么学,怎么准备比较好。经过这几年连续不断的考试之后,每次和别人讲述的经验其实都是同一套,所以正好趁最近又有人问,不如系统总结下,把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文,下次再有人问就可以直接将这篇文章推送给TA了。这正是时间利用的最好方式,花掉一次性的时间,做成的成果可以反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价值。
在讲述具体的思路之前,例行晒下从18年至今考过的证书(无图无真相)。需要强调的是,证书只是入门,代表可以做这件事,也是社会需求,最重要的标准仍然是你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
本文如果没有特别提及,均以法考和CPA考试为背景讲述,探讨的也多是考试宏观思维层面,不涉及具体科目如何复习,具体科目的复习因人而异,是很难统一的。
关于考试的本质:
对于考试,我认为首先要明白考试的本质是什么,对于法考和CPA考试来说,因为每年是有通过人数和比例限制的,本质是一个排名的游戏,你能否通过考试,并不是看你的绝对分数是否超过了60分的及格线,而是看你的成绩排名在全体考生当中所处的位置,和其他考生是竞争关系。因此,你最终所要做到的是取得相对于其他人的竞争优势
而对于其他考试,比如初级、中级会计这种考试类型(可以是一切不限制通过人数的考试),不是排名游戏,你和其他考生也非竞争关系,你的对手也只有你自己,因此考试准备的重点也只跟自身掌握的知识程度有关。
从这个本质出发,考试类型可以区分为两种,一种是通过人数有限制的,另一种是通过人数没有限制的。而通过人数有限制的考试具体的准备思路也有两种:
第一种是必胜的思路,也就是我一定要过的思路。《孙子兵法》里有一个概念我非常喜欢,叫做压倒性投入,不论是战争还是考试,真正要取得胜利,都必须是有压倒性的优势,这种优势来源于压倒性的投入。
具体来说,你要做的是要比其他人做的稍微多一点,也就是说,如果别人只听一个机构的课,那么你起码就应该要听两个机构的课;如果别人只刷了一个机构的习题,那你起码就应该刷两个机构的习题。无论怎样,你准备的都要比别人多一点。这样即使出题老师出的题目偏难怪,也不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。
做到以上这些,能让你获得一些相对其他人的竞争优势,也就是获得了排名靠前的机会,从而有更大概率通过考试。同时要明白的是,出题老师是一定能找到新的角度出题的,但你的内心活动应该是:如果我听了那么多课,做了那么多题都做不出来,那其他做得比我少的,凭什么能做出来?即使这有点阿Q精神的味道,但我认为也是有助于缓解考场上自身焦虑的。
这种思路的缺点就在于对时间投入要求高,在职的人多数不适合这个思路,但如果你内心想要必过,那这种做法才是确定性最高的。
第二种是大概率赢的思路,也就是我只掌握重点内容,那些偏难怪的内容我就不去弄了,但是我就坚持考,多考几次总有运气好,考试出题不偏的时候,然后就过了。这种思路适合时间不多的人,但就得接受会有一定概率失败毕竟这种通过人数有限制的考试,为了提升考试难度,除了提高题目的难度,也会提升题目的广度,你准备得不全面,学习得不够深,又碰上了这样的年份,那大概率是通不过的。
对于通过人数没有限制的考试,本质上是侧重于你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,与其他考生没有关系,其他人发挥好不好不影响你,看的是绝对分数。这种类型的考试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。
关于经验贴:
经验贴中最值得学习的是关于具体科目如何学习的内容,至于分享的关于准备时长,具体时间规划,其实对多数人都是不适用的。一个科班出身的人准备CPA,和一个连借贷都不知道的人,所需的时间必然是差异极大的,除此之外,这中间还存在其他变量,不能一概而论。
而很多人喜欢问准备某个科目需要多长时间,从一开始,这就是个错误的问题,也是个毫无价值的问题。如果你的目标是通过考试,拿到证书,那你的目标一定是听懂知识,会做题,至于多久能达到听懂知识,会做题,同样基础的人都有时间差异,何况基础不同的人呢?
关于做题:
有不少人是喜欢通过做题来复习的,做题也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。但是其实更多的人是畏惧做题的,畏惧的原因多种多样,有可能是因为基础不牢,一做题就碰壁,从而丧失了信心;也有可能是时间不足。
对于畏惧做题的人,我的建议是:把选择题和主观题分开训练,在做题不够熟练之前,一定不要去做套题做套题需要整段的不被打扰时间,难以执行,而且如果复习不够扎实,做起套题也注定处处碰壁,会挫伤自身的信心。
我的方法是第一步先攻克选择题,把市面上能找到的知名机构出的选择题汇总到一起,逐个击破,基础好的可以一次多做一些,基础不好的,可以做一个看一个答案,这样子做有利于克服畏难情绪,能让做题这件事执行下去。如果一开始就面对大量习题,人会不自觉放大困难,导致做题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。
攻克选择题之后,会带来两个好处一是通过选择题的训练,能掌握很多细碎的知识点,无论是文字性的还是计算的,这为做主观题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;二是也建立了心理优势,即选择题我已经攻克了,那么接下来就只需要一心一意攻克主观题,不会老想着我选择题还做得一塌糊涂导致分心。主观题的训练也可以抱着做一题算一题尽量掌握一题的心态,持续往前推进,在这个推进过程中,对考试的信心也是会不断增强的。
同时,习题也分为真题、模拟题以及辅导书讲义习题,我的看法是真题是最基本的,即使不刻意做,大多数老师的讲义也已经将真题融入进去了。除此之外,真正要多做一些的是主流机构出的经典题目,这些题目质量有保证,是需要优先做的,符合时间要花在刀刃上的原则。
最后,做题也分为两个层次,首先是会做,其次是做得快如果连题目都不会做,何谈做得快。因此,首先解决会做,不要过多考虑速度的问题,做题的数量和质量上来之后,速度的提升是一个必然的结果。
关于任务切分:
不少人对于考试的习惯往往是,还没开始就买一堆课程和资料,当这些一股脑堆到面前时,很容易让人畏惧。一想到需要听的课,看的书这么多,就不自觉的不想开始,执行起来也就容易遥遥无期。
因此,越是有难度的事情,越应该学会对任务进行切分,每次只做一小点至于一小点是多小,因人而异,以自身觉得执行不困难为准。拿阅读举例,有的人每天读50页很轻松,那这50页对TA来讲就是一小点;而有的人每天读5页书都很困难,那也许每天读一页就是合适的一小点。在这件事情上,不要和别人比,重要的是和自己比,自己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
无论是听课还是做题都是如此,如果你确实畏难,那么每次只打印一节讲义,只做一页习题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能让自己执行下去才是最重要的,慢慢进入状态后,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。
对考试要有必过的信心,对复习准备的过程保持必要的耐心,这很重要。
一点提示:
需要说明的是,以上这些都是纯应试思维多数人是普通人,获得证书是第一需求,但我希望大家获得证书之后,更加踏实的学习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,知识只有运用了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价值,也才有意义光有证书并不能代表什么,最终要落地到实践当中去。无论在什么地方,核心是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,能解决问题才是学习的金标准。
以上这些也仅仅是我个人观点,也有不少偏颇的看法,希望大家吸取对自己有价值的地方,去其糟粕。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小磊Thinking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